(观察者网讯)一年前,美西方先后祭出金融和限价俄油两大重锤,全面对俄制裁;一年后,俄罗斯去美元化进程初见成效。彭博社4月3日援引数据称,人民币现已取代美元成为俄罗斯交易量最大的外国货币。
根据俄罗斯莫斯科证券交易所每日交易报告汇编的数据,人民币在2月份的月度交易量首次超过美元,两者差距在3月份变得更加明显。彭博社称,在俄乌冲突爆发前,情形完全相反:当时,俄罗斯市场上的人民币交易量可以忽略不计,而美元一直维持强势。
人民币2月份在俄交易量首超美元,3月份差距加大。彭博社制图
自去年2月起,美国和欧洲国家纷纷宣布对俄制裁,从经济、金融、科技、领空等领域“全方位”孤立、围堵俄罗斯,制裁手段也是层出不穷。
为扼死俄罗斯能源收入,美西方于去年2月对俄祭出“金融核武器”,宣布将俄罗斯部分银行从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国际结算系统中剔除出去。去年12月,欧盟与七国集团(G7)、澳大利亚一致同意将俄罗斯原油的价格上限设定为每桶60美元。
彭博社指出,受制裁影响,俄罗斯银行与美西方等国家(即俄罗斯政府所说的“不友好国家”)之间的美元跨境转账受到影响。此外,作为目前俄罗斯国际支付的主要渠道之一,奥合国际银行俄罗斯分行受到来自美西方国家的压力越来越大。
作为回应,俄罗斯加快推动能源出口以卢布和其他货币结算以及去美元化的进度。同时,俄罗斯开始加深与中国等对俄“友好”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
彭博社称,面对来自美西方针对俄罗斯金融体系的全面制裁,俄罗斯政府和企业将其外贸交易货币从美元和欧元换成了拒绝对俄制裁的国家的货币。俄罗斯央行经常呼吁企业和公民将资产转换为卢布或“友好”国家货币,以避免资产被冻结或没收的风险。
除此之外,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资产经纪公司ITI Capital的策略师卢茨科(Iskander Lutsko)还分析称,由于前一段时间的油价下跌和出口减少,俄罗斯的国际贸易收入减少,市场上的美元也随之减少;而俄罗斯从中国的大宗商品进口增长了29%,人民币交易量则随之增加。
彭博社报道截图
不仅是俄罗斯,自俄乌冲突后,印度、东南亚等国家也开始加速去美元化。
3月28日,东盟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举行。印尼新闻杂志《时代周刊》(TEMPO)报道称,会议将讨论通过本地货币交易(LCT)计划减少对主要货币的依赖,这也是对此前已在东盟成员国之间启动实施的本地货币结算(LCS)计划的扩展。
4月4日,刚刚结束访华行程的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称,他在中国访问时公开提出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谈到原因时,安瓦尔表示,亚洲国家经济实力已今非昔比,马来西亚“没有理由继续依赖美元”了。
安瓦尔4日在议会回答议员提问,图自《马来邮报》
与此同时,由于汇率稳定,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避险属性日益凸显,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在加快。
新华社此前援引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显示,2022年人民币交易量占比由2019年的4%提升至7%,成为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的全球第五大交易货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70多个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巴西中央银行3月31日发布的《国际储备管理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人民币已经占据巴西外汇储备总量的5.37%,已取代欧元,成为巴西外汇储备中第二重要的货币。路透社称,这反映出巴西与其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经济联系不断加深。
面对国际社会的去美元化趋势,美国仍“嘴硬”称美元没有遇到任何实质性竞争。但路透社援引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1月数据指出,美元在国际支付总额中的份额已降至40%。
而早在去年3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戈皮纳特(Gita Gopinath)就预警,美西方对俄制裁,可能会鼓励使用其他货币的较小贸易集团的出现,从而削弱美元的主导地位。她当时告诉英国《金融时报》,虽然美元仍将是全球主要货币,“但出现较小水平的分裂,肯定是很有可能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