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为什么只打单数不打偶数(用友单据设置)

根据Gartner的调查预测,全球公共云市场将在2020年增长17%,从2019年的2278亿美元增长到2664亿美元,阿里云在连续录得十几个季度的100%增长后在2019年度仍保持67%的增速,腾讯云至今仍保持100%的增速。如今,互联网、制造业、医疗、体育、零售等等行业中超过半数的公司都在往云端迁移,企业已经意识到了云计算的潜力,云计算的普及帮企业消除了昂贵、耗时和难以维护的传统硬件,使用云计算能够帮助业务发展已经是无需过多讨论的话题。

但是,在将业务往云端迁移时,选择合适的云计算厂商和服务是非常关键且复杂的,当企业的IT运维人员开始考察往云端迁移时,能够进入视野的云计算厂商非常多,从大而全的亚马逊AWS、微软Azure、阿里云等,到细分领域的专注某个服务的云,如游戏业务起家的Ucloud、依托自身ERP软件用户的用友云、金蝶云、以便捷的CDN、视频服务引以为傲的七牛云,还有三大运营商的云托管、做硬件集成的浪潮云等等。

由于企业的应用场景不尽相同,开发技术栈也各有所长,选择合适的云计算厂商就变的尤为重要,市场上每家云都不敢说自己的每个领域都是市面上最好的,所以今天就聊聊选择合适的云计算厂商需要考量的要素。

安全与合规性

对于任何与云计算结合的应用程序,安全性都是重中之重,数据安全、业务安全是无数中小企业非常关心的话题,在选择云平台时,首先要考虑平台是否具有安全合规认证,如全球安全标准ISO 27001信息安全体系认证是对云的最起码的要求,当你考虑使用的云平台不具有该项认证时,请排除他。

除了云平台自身的安全合规,用户还需要对安全责任划分有个清晰的认识,业务上云不代表安全责任全部由云平台负责,通常是安全责任双方共担,云平台负责自身的平台安全,如磁盘三重备份、专有网络隔离等,用户负责业务安全,如应用程序的漏洞、后门、自身的备份机制等。

此外用户可能还需要考察平台是否具有访问控制、免费的安全赠品、如果被攻击是否有解决方案等因素。用户可以前往云平台查看他们的安全合规资质认证。如阿里云合规中心。

可靠性

可靠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话题,如云厂商提供的产品大多数都具有SLA(服务可用性承诺),云厂商一般用X个9来表示可用性,如阿里云的对象存储OSS服务提供99.995%的服务可用性和12个9的数据持久性承诺,但即便强如AWS也出现过数据丢失的情况,所以用户可能还需要考察SLA的赔付政策,用户在选择云时,应该尽可能确保云服务承诺99.95%的可用性。

产品和服务

这部分是最令人头疼的,也是绝大部分上云用户花时间精力最多的地方,如AWS、阿里云、腾讯华为这些厂商都有上百个产品,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又不同,对应的解决方案也不同,某家云厂商能否提供客户需要的能力也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或者说解决某个问题在哪个云上更简便更安全?

下面我简单举几个简单的场景来试着阐述他们的不同:

  • 一些K8S用户希望在云上托管他们的K8S集群,尽可能的释放K8S运维压力,当他们考察阿里云时发现阿里云K8S服务的版本更新比较慢(阿里云仅发布Kubernetes双数号的大版本),但用户又在意这个(更让人头痛的是已经迁移完成后才发现),那可能会将目光转向根正苗红的谷歌云GKE(谷歌K8S引擎)服务,但又碍于谷歌在国内没有运营中的可用区,那用户就不得不做一些妥协。
  • MySQL读写分离是大部分互联网场景的刚需,在多数公共云上,用户使用PAAS化的MySQL服务可以大大减少MySQL运维压力,好处多多(关于数据库自建还是云化的利弊讨论不在本篇范围,你可以在网站的产品实战-云数据库栏目里找到它),用户如果使用了PAAS产品如AWS的RDS服务,阿里云RDS服务,当然是希望全托管免运维,一键读写分离,不要让我改应用程序。如果你最终选择了腾讯云,你会惊奇的发现腾讯云MySQL数据库至今(本篇文章写于2020/12/8)不支持自动读写分离,需要用户自行改造...
  • 如果用户使用SQL数据库作为业务数据库,那不得不考虑合规和版权问题,特别是有计划上市或业务出海的企业,Oracle、SQL版权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否则它就是一颗不定时炸弹,此时你需要考察目标公共云是否提供带有许可证的SQL服务且功能是否被阉割导致你被迫自己安装或选择Azure。

以上的案例仅仅是上云过程中的九牛一毛,实践中关于产品细节的问题非常多非常细,也可能用户的需求就是IAAS层面的虚拟机,但即使是虚拟机也会有限制,如大部分公共云不支持多播协议,需要用户自己改造,总之根据自身的业务,选择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了棘手的问题。

性能

性能又是一个考察云计算平台时无法回避的话题,各家公共云也都在极力宣传自身的性能优势,凸显自己的长处,在这里笔者建议用户关注自己需要的参数和指标即可,或者说只要性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就没有太大问题,在当前的云环境下,大部分常用的计算、存储、网络产品的性能已经完全能够满足绝大部分企业的需求,事实上实践中性能往往是过剩的。

在考察云平台时,用户可以参考第三方的性能压测数据,相对客观,也可以自行动手实践检验目标产品的性能指标。

技术绑定

用户都不希望被某个平台绑架,最好是迁移到某个云上是没有改造成本的,未来从这家云迁走也是没有改造成本的,大公司往往非常排斥厂商的绑定,甚至会基于这个原因而选择多云部署,以此来维持话语权和自由度。

当用户考察云计算产品时,应该考虑自身用到的组件在云上是否有相应的解决方案,目标产品是否会给我带来额外的学习成本?采用PAAS产品后我的应用需不需要额外的改造?如果我需要改造,那么收益是否足够覆盖隐性的成本?

在实践中,“这个产品用起来和原来一样”是非常有杀伤力的,也很容易取得用户信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一两年喊的很响亮的“云原生”,各家云计算厂商都在试图通过自身的技术沉淀孵化出一些“市面上唯一具有xx能力”的产品,但是在终端,这些产品的营收真的是惨不忍睹,原因也很简单,用户上了云还需要学习云产品,出了问题只能求助云平台,这一点多多少少会让用户心里没底。

成本

成本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借助云计算来降低自身的IT成本,事实上也有不少企业做到了,用户应该结合自身的业务情况考察合适云平台的使用成本,我这里举例来说明合理的规划对成本的影响:

  • 爬虫业务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持续不间断的运行,SLA对这类业务没有多大说服力,弹性、快速部署、批量编排是这类业务用户的诉求,在AWS上,爬虫类业务可以使用按小时计费的EC2资源来运行,用户可以在几分钟内部署几百上千台EC2实例,在运行几天后批量关闭,仅支付使用时长即可,这在线下IDC托管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这仍然没有做到节约成本,在AWS上用户可以选用竞价实例,以正常的按小时计费机器的一折来运行,还可以采用AWS Saving plan(阿里云上叫节省计划) 节省成本,采用以上方案至少可以为业务节约一半以上的成本。

事实上在云平台,计算、网络、存储多个方面都有相应的节约成本的方案,甚至单个产品的使用成本完全取决于用户的付费模式,在同样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转换付费模式有时可以带来巨额的成本节约。

由于成本话题复杂且每家都不尽相同,不同的业务场景成本优化切入点也不同,篇幅问题不过多讨论,不过你可以在网站的成本优化栏目找到它,在那里我将分产品、多维度阐述成本相关的话题。

行业报告和用户反馈

我们把行业报告和用户反馈放在最后一点,在选择云计算平台时可以参考Gartner或其他第三方的分析报告,如最近揭晓的Gartner数据库魔力象限显示,如果您正在考察国内哪家云数据库最强,那很明显阿里云是您的第一选择,这是国内云厂商首次在数据库领域进入领导者象限。

选择最佳云计算厂商的7个要素

Gartner数据库魔力象限


负面评价也不得不考虑,例如去年出现的某家云厂商因为硬盘故障导致一家企业数据丢失最终公司倒闭,相信在这件事之后这家厂商也会尽可能去完善相关服务和性能,在作出取舍前询问平台相关人员他们是如何规避此类问题再度发生的,当然,没有完全100%可靠的平台或服务,用户侧完善的备份也至关重要,用户也应该把极端因素考虑进去,看看平台功能是否支持在极端情况下仍能确保数据万无一失。


以上罗列了一些考察云计算平台的因素,事实上在实践中远不止这些,生态能力、技术创新、产品矩阵、商务政策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充分了解云平台的相关能力、结合自身的业务需要选择适合企业的云平台才能充分发挥云计算的潜力。


本文首发于www.getacp.com

上一篇: 招商银行的用户名(招商银行用户名划转)
下一篇: 上海龙华寺(上海龙华寺方丈)
《用友为什么只打单数不打偶数(用友单据设置)》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