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产业有限公司(新疆棉花产业有限公司地址)

2020 年我国棉花种植总面积为316.89 万hm2。2021 年我国棉花种植总面积为302.81 万hm2,同比降低4.65%。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产棉区,其棉花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85%,约占全球棉花产量的20%。2021 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达到250.61 万hm2,比2020 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增加0.2%。新疆棉花产量大,而且涉及产业链的深度与广度占据我国棉区首位,涵盖与棉花生产密切相关的所有功能环节,包括棉花种植、棉区分布、棉花种子深度加工、棉纺织业,还涉及饲料、医药、油脂化工等相关行业。

新疆棉花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展望

1 新疆棉花产业链特点

1.1 卓越的地理气候条件与独特的资本循环

新疆是中国最古老的棉区之一。中亚和西亚国家将非洲棉花(也称为草棉)引入新疆吐鲁番、和田等地,并逐步扩展。由于种植适应性好,近1 000 年棉花种植足迹遍布新疆各地。经过长时间发展,新疆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区。

新疆与8 个国家相邻,对外贸易发达,2021 年贸易额就已经达到了13 766 229 万元,借助“一带一路”倡议,预计未来几年新疆对外贸易将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与适宜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促进了当地棉花产业链发展。

1.2 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近几年国家政策扶持与新疆吸引大量资金投入的背景下,新疆棉花产业链的完整性得到改善,工业水平进步,为棉花产业链发展提供了极大助力。新疆几大棉区中,北疆各大棉花种植基地已经有了完善的加工链条,涵盖棉花种植、加工流通、纺纱织布、纺织服装等行业;南疆棉花产业链发展稳步提升,巴音郭楞的金富特种纱业、富丽达集团,阿克苏的新疆鲁泰棉业等都是南疆地区棉花产业的龙头企业,拥有从棉花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1.3 多样化的涉及领域

随着新疆棉花产业发展,大量以棉花为中心的其他产业逐渐取得收益。在物流流通领域,新疆通过优越的地理位置同邻国发展棉花贸易。2021 年新疆棉花产量达到世界棉花总产量的20%,通过出口棉花逐步打通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在化工领域,棉籽能够产出优质的食用油。新疆每年产出约950 万t 棉秆,而1 t 棉秆可产木炭300 kg、木焦油220 kg,生产成本约500 元,棉秆回收利用成为了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

1.4 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依据现有规划,到2023 年,新疆将建设为我国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基地,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纺织品集出口、加工和向西集散基地。根据《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3 年)》,到2023 年,新疆棉纺规模扩大到2 000 万锭,纺织机器不少于5 万台,针织面料产量达到25 万t,服装服饰产量达到8 亿件(套),进一步扩大全产业链就业容量,力争达到100 万人。

新疆棉花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展望


2 新疆棉区及种植面积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2021 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为250.61 万hm2,占全国的82.8%;产量为512.9 万t,占全国的89.5%。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棉花产量数据显示,2020 年全国棉花产量达到591.1 万t,2021 年全国棉花产量下降,降幅达3.0%。2021 年新疆棉花产量为512.9 万t,同比下降0.6%。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增加,得益于国家对新疆坚持实行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农户种棉积极性较为稳定。

按照新疆生产区域布局,可将新疆分为北疆棉区、南疆棉区、东疆棉区。北疆棉区主要由昌吉、塔城以及博州构成,主要产棉为早熟和早熟细绒棉。南疆棉区主要由喀什、阿克苏和巴音郭楞构成,主要产棉为早熟细绒棉和早熟长绒棉。东疆棉区主要在吐鲁番,主要产棉为优质长绒棉。

如图1 所示,1978—2012 年,新疆棉花地方种植面积从15.042 万hm2 上升到172.08 万hm2。35 年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大量棉农不断开垦荒地广撒棉种,盲目扩大播种面积,在增加了棉花产量的同时,因工业生产能力不足、棉花品质不足等原因造成了资源浪费。

新疆棉花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展望

图1 1978—2012 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如图2 所示,2012 年以来,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一直稳步提升。2012—2014 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一直处在增长阶段,2014 年出现下降趋势,2016 年开始回升并一直保持着上升趋势。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但仍保持缓慢上升的趋势。

新疆棉花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展望

图2 2012—2021 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在新疆三大棉区中,南疆棉区是新疆主产区,也是我国最适宜植棉的地区,是长绒棉的生产基地,其棉花产量约占新疆棉区产量的80%;北疆棉区是新疆第二大主产区,产棉量约占新疆棉区产量的12%;东疆棉区约占8%。南疆棉区的主要产棉地分布在巴音郭楞和阿克苏。库尔勒作为巴音郭楞主产棉区,光照资源丰富,自然气候条件优越。库尔勒市植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0%以上,并且棉花种植业已经成为库尔勒重要的经济产业。2018 年库尔勒市棉花种植面积6.29 万hm2,皮棉单产139 kg/667 m2。目前,库尔勒市建设优质棉基地4 万hm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66 万hm2,配方肥施用面积3.21 万hm2,推广机采棉种植模式1.33 万hm2。

3 新疆棉纺织业发展概况

3.1 对外贸易便捷

新疆位居我国西北部,与8 个国家相邻,是“一带一路”中转站。据统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以及出口国家,中国棉纺织业出口量约占全世界的38%。“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我国纺织行业发展,自倡议提出以来,有30%以上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到“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和地区。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优势,新疆可向中亚、欧洲国家大量出口原棉和纺织品服装。

3.2 行业发展迅猛

据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发布的数据,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稳步增长,棉纺产能接近规划目标。2014 年,新疆制订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截至2018 年,新疆已完成纺织服装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 700 亿元。新疆棉纺产能出现大幅上升,从2014 年的700 万锭猛增到2018 年的2 000 万锭;2018 年新疆纱线产量占全国1/5 以上,达到185.36 万t;2018 年新疆布产量占全国的0.6%,从2014 年的0.45 亿m 增长到2018 年的2.87 亿m。

3.3 行业地位领先

新疆产棉最多、质量最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南疆地区,以巴音郭楞棉区和阿克苏棉区最为突出[3]。据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调研数据,巴音郭楞纺纱规模处于新疆前列。新疆规划1 800 万锭的行业发展规模,其中巴音郭楞计划产能1 000 万锭,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计划。截至2019 年底,巴音郭楞实际投产产能已经达到500 万锭,包括气流纺15.3 万头、涡流纺1 万头、环锭纺80 万锭。2018 年阿克苏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26 亿元,比2018 年增长8.14%,其中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0.88%。

3.4 国家扶持力度大

在政策扶持方面,巴音郭楞在2013—2018 年间对纺织业预计投入20 亿元的扶持资金,纺织业是当地发展重点方向。南疆地区棉花生产数量极大,但受制于工业发展水平,纺织服装产业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政府政策支持向纺织服装业倾斜,增加了下游企业效益,提升了纺织服装生产业生产销售能力。

4 新疆棉花产业流通现状

新疆对外流通显著提升。2021 年我国出口棉花数量为6 334 285 万t,比2020 年增长16.1%。新疆拥有17 个一类口岸和12 个二类口岸出口,2021 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合计为13 766 229 万元,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总计363 677 万元,服装及其附着装饰件出口值为3 462 559 万元。

从图3 可以得出,边境小额贸易仍然是新疆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2021 年度新疆对外贸易总额达到了726.6 亿元,同比增长10.7%;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564.5 亿元,同比减少12.4%。

新疆棉花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展望

图3 新疆棉花流通对外贸易类别占比

同时,国内企业对棉花的需求仍旧巨大。据中国棉花协会统计,2021 年11 月,纺织企业用新疆棉比例减少,地产棉和进口棉比例增加。

新疆棉花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展望

5 新疆棉花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

5.1 产业链上游问题(生产种植问题)

5.1.1 生产成本过高

新疆棉花种植成本高、收益低,原因如下。首先,受天气原因、人工成本高、缺水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其次,当前棉花种植规模化、机械化程度比较低下,影响了收益;再次,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攀升。

5.1.2 棉农育种栽培缺乏专业知识

目前,新疆棉花种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首先,专业技术人员在岗情况不容乐观,每个专业站仅保留1名技术员,工作进度落后,工作质量严重下滑。其次,专业技术人员分层情况较为严重,现有农技人员大多在50 岁左右,后续人才难以为继,人才断层现象较为严重。

5.1.3 土壤板结

目前,皮棉生产的普遍现象是施肥不平衡,重施化肥,少施有机肥,重视土地和农用地利用。由于耕作制度和方式不合理科学,每年在相同的地块上种植棉花,容易出现土壤板结,导致肥效降低。

5.1.4 机械化不够成熟

棉花采摘种植技术难以用机械设备推广。首先,市场上机采棉品种繁多,棉农对机采棉的选择比较随意。其次,新闻媒体宣传不到位,土地资源整合速度跟不上机械设备采棉的发展趋势。再次,机械设备采摘种植棉花的方法不成熟,棉花种植与机械设备采摘不匹配。最后,农民和工人对棉花自动采摘的了解不够,担心棉花产量和棉絮质量下降。

5.2 产业链中下游问题

产业链中下游缺乏一流的棉花产销渠道,棉花产业链仍有不少拓展机会。本土纺纱、织布和服装企业没有自己的知名品牌,导致大部分产品作为初级产品销往其他地区和国际市场,使有品牌和销售渠道的国际制造商从中获利。渠道方面,本土生产商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成为整个产业链中投资最高、回报最低、风险最高的加工车间。棉花加工商等企业盈利机会微乎其微,势必加大棉农种植压力,很容易导致棉农转种其他作物。短绒加工、食用菌种植、棉籽油生产等行业有很大的市场,但这些行业发展不完善,有待进一步完善产业链。

新疆棉花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展望


6 新疆棉花产业链发展对策及建议

6.1 低成本、高产出、高经济价值的生产模式

新疆棉花生产模式调整,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需求和棉农的生产成本需求。要实现低成本、高产出,需要棉花种植面积相对稳定,从而有利于对棉花种植形成良好的总体规划。同时,要对棉花生产进行宏观调控,制定棉花最低收购价,保护棉农和相关生产者的利益。

6.2 提高运输补贴,降低种植风险

要提高棉絮补贴标准,降低棉絮种植风险,稳定棉絮销售市场。无论是考虑棉絮产业链的安全,还是考虑纺织行业的进步,都应该加大对棉絮产业链的补贴力度。新疆地形复杂,公路运输不便,棉绒运输困难重重,具体表现为运输能力不足和物流成本增加。加大运输补贴有利于缓解棉絮的运输问题。

6.3 完善和健全棉花流通市场

在保证棉花供应的前提下,应当健全和完善我国棉花流通市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疆棉花在全国范围的顺利流通。

6.4 优化棉花产业布局,划定棉花生产保护区

控制棉花种植面积在适当范围,推广机采棉种植模式,优化棉花主栽品种,争取高标准棉田建设项目。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及防护林建设,重点推广棉花高效节水、机采棉综合配套、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试点农机深松技术,使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积极与企业合作,根据纺织企业对棉花品质的要求组织生产。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开展订单农业,统一品种,统一管理,实现规模化种植。

7 新疆棉花未来发展方向

7.1 种植方面

首先,在扩大棉花产量方面,应培育高产棉花种子。可以利用新疆成熟的大棚技术海选采自国内外的棉花种子,运用杂交的方法改良品种。开始时,需要了解各地种子的特性,并放到适合其生长的环境中,对种子分开进行培育。把同环境下培育优良的种子进行杂交,选出产量最好的。把不同环境产量最好的品种放到一起培育,把各种品种进行杂交,得到产量最好的品种然后自交,以保持最优良基因。

其次,在种植技术方面,研究种子处理方法,对将播种的土地进行处理,确定适宜的播种时机,研究最佳密植距离,及时调整棉花种植管理方法,科学施肥,找到适合的棉花采摘方式。

再次,在选择适应新疆环境的棉花方面,可以用大棚模拟新疆各地环境,从土质、气候和地形3 个方面研究,培育出最适宜的品种。用控制变量方法进行全面试验,把最终能适应3 个方面的棉花植株挑出进行室外培养。对适应新疆环境的高产棉花品种,留下种植;对不适应环境的品种,可以研究是否符合其他地方环境,如果这些棉花符合其他地方的环境,可以售卖给其他地方。

7.2 加工方面

对棉花质量和机器效率等方面进行研究,提高棉花加工的效益。首先,棉花质量可以分为加工前和加工后的质量。对加工前所需要的棉花进行筛选,对符合要求的棉花进行加工。对加工后的产品进行测试和评估,选出其中的高品质产品,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修改或重新生产。其次,提高机器效率和加工技术。对机器进行严格测评,选出市场中最好的一批机器进行对比,选出各方面性能好且达到预期目标的设备。关注市场动向和机器使用情况,不断更新工人的技能,提高效率,抢占市场。

新疆棉花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展望

7.3 加工后处理方面

7.3.1 打造企业品牌

首先,企业需要自主创建品牌。品牌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形象。创建品牌时,需要融合新疆精神和企业愿景,在大环境下建设新疆,开创出独属新疆的特色名字,让人一听到名字就想到新疆棉花。

其次,企业需要完善企业文化和目标,要把企业与新疆棉花之间发生的故事融入自己的企业文化中。要完善企业目标,把目标清晰地列出来,并且细分为小的步骤,让员工与管理者一起朝所定目标努力,这样才能增强企业活力。

再次,企业需要独到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和专业的发展战略。好的品牌需要优秀的产品。企业需要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测评,严格执行国家和国际的相关标准,并且将各项参数公开,让买方在质量方面不存在疑虑。

最后,企业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团队成员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企业领导者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现在和未来的产业发展,这样才能让企业更有凝聚力和归属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长久发展,才能具有自己的品牌特色,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7.3.2 响应国家政策,加强国际合作

向棉农宣传国家政策,把种植、生产和出售联系起来。结合供给侧改革的要求,让棉花产业更适应社会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大力发展棉花产业,抓住周边邻国对棉花的需求,根据邻国棉花产业发展情况对其输入产能。由近及远,不断扩大新疆棉花的销售范围,让更多国家及国际企业知道新疆棉花、愿意与新疆棉花产业合作,不断延伸新疆棉花产业链,提高新疆棉花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作者:王雪颖、吕慧捷、袁小伟、灰华川、雷青云、张金宝(新疆科技学院经济学院、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图文编辑:天山植保。

上一篇: 深圳个人社保参保证明在哪里开(深圳市社保局参保证明)
下一篇: 山东济南人工社保(济南市社保费)
《新疆棉花产业有限公司(新疆棉花产业有限公司地址)》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