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骨图片(猪前脚骨图片)

难看、疼痛、畸形的大脚骨,有这两种治疗方法

你知道吗?拇趾与第一跖骨之间有一个正常的生理夹角,一般不超过15°。

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拇趾向外偏斜,使拇趾与第一跖骨之间的夹角超过正常生理范围时,就会形成踇外翻,也就是大脚骨。

难看、疼痛、畸形的大脚骨,有这两种治疗方法

01 踇外翻到底是什么导致的?

有人说,穿高跟鞋是踇外翻的元凶,这是真的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鲁英主任提到:踇外翻确实与穿高跟鞋有很大的关系,但还需结合其他的因素。

有研究者对踇外翻的发病率做了调查,其中,很少穿鞋的人群,如非洲热带居民和我国沿海渔民,踇外翻的发病率为2%-4%。

都市年轻女性,大多穿高跟鞋,且活动量小,踇外翻发病率在20%-30%,如果有家族史,发病率可达到40%,甚至50%-60%。

在发病性别方面,女性占绝大部分,男女发病比例甚至可以达到1:10。

踇外翻的发病会受两方面因素影响:

① 先天因素

遗传方面的缺陷或者胚胎发育异常,会造成足部骨骼、关节结构异常,也可能会造成足部韧带、肌腱、筋膜等软组织异常。

这些先天性不足会导致病人一般在年龄较小时就发生踇外翻,并且疾病发展的速率和严重程度都会较成人更快。这种类型定义为先天性踇外翻。

② 后天因素

常见的就是鞋跟过高或鞋头狭窄等穿鞋因素;还有足部外伤、炎症造成足部韧带、肌腱、关节囊损伤;神经肌肉病变造成足部肌肉力量不均衡,关节稳定性降低等。

02 踇外翻会有哪些影响?

踇外翻最明显的影响,就是上文提到的,拇趾向外偏斜,拇趾与第一跖骨之间夹角超过15°,影响美观。

其他影响,如疼痛、第二趾畸形等,则与拇趾畸形的程度有关。

当拇趾偏斜程度较低,趾骨与第一跖骨连接处凸起,两骨之间的滑囊正好位于此处,走路时滑囊就会受到摩擦,产生炎症,造成发红、肿胀和疼痛。

如果拇趾偏斜角度进一步加大,第二趾就会受到挤压上抬,形成锤状趾,这时就会与鞋面产生摩擦,造成疼痛。

拇趾歪斜挤压第二趾发生变形,第二趾变形更为拇趾偏斜提供了空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另外,第二趾骨上抬也会向下压迫第二跖骨,在足底产生疼痛。

随着拇趾偏斜角度加大,拇趾与第一跖骨连接处的凸起也会加大,如果穿的子鞋面较窄,对侧也可能会受到挤压、出现疼痛。

难看、疼痛、畸形的大脚骨,有这两种治疗方法

总结一下,踇外翻会造成四个方面的问题:不美观、疼痛、畸形、足部功能障碍。

如果发现自己有踇外翻,应积极与专业的足踝外科医生进行沟通与治疗,不能就此放任它自由发展。

03 踇外翻如何治疗?

踇外翻严重程度可以根据两个重要的角度和关节的脱位情况来判断。

第一个角度,是拇趾和第一跖骨之间的角度,15°以下为正常,15°-30°为轻度畸形,30°-40°为中度畸形,40°/45°以上为重度畸形。

第二个角度,是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的角度,13°以下为正常,13°-16°就为中度畸形了,16°以上就比较严重了。

难看、疼痛、畸形的大脚骨,有这两种治疗方法

关节脱位方面,轻度偏斜是轻度,半脱位是中度,完全脱位就是重度。

根据踇外翻的严重程度,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① 保守治疗

适合于轻度的踇外翻。首先要注意给予患者穿鞋指导,平时穿鞋时要注意鞋跟不能太高、鞋面不要太硬、鞋头不要太尖;

其次可以进行足肌锻炼,通过光脚在沙地行走来锻炼足部肌肉,增强关节的稳定性;

针对疼痛的症状,可以口服一些消炎药,或者进行一些热敷、理疗。

也可以用护具进行早期保守治疗,现在主要有两种:

夜间矫正器,是在拇趾和第一跖骨形成的凸起处放置一个硬韧的板子,然后用带子加压固定;

分趾垫,白天可以用分趾垫把拇趾和第二脚趾分开,但这种方式只适合短时间的治疗,并不能根治踇外翻。

难看、疼痛、畸形的大脚骨,有这两种治疗方法

② 手术治疗

先天性的踇外翻,要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后天形成的踇外翻,要根据严重程度、发展速度、症状和个人意愿来选择是否手术,但如果踇外翻程度严重,还是建议手术治疗。


参考资料:踇外翻-医学微视

上一篇: 诸葛亮连招(诸葛亮连招技巧秒人)
下一篇: 中化岩土股票中化岩土股吧(中化岩土 股吧)
《脚骨图片(猪前脚骨图片)》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