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的老厂遗址(杭氧厂是干什么的)

杭州数十万产业工人的集体回忆,与每个杭州人息息相关,《新天地》为你揭晓~

3月15日上午,一本记录杭州城市有机更新、企业搬迁发展历史的书籍——《新天地——杭州老城区工业企业搬迁纪实》正式首发。

杭州数十万产业工人的集体回忆,与每个杭州人息息相关,《新天地》为你揭晓~杭州数十万产业工人的集体回忆,与每个杭州人息息相关,《新天地》为你揭晓~杭州数十万产业工人的集体回忆,与每个杭州人息息相关,《新天地》为你揭晓~

该书主要讲述杭州经历的搬迁年代,记录了2002年开始的10年间,数百家工业企业从老城区出发,浩浩荡荡 “大迁徙”的历史及目前的发展现状。

杭州数十万产业工人的集体回忆,与每个杭州人息息相关,《新天地》为你揭晓~

原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为该书作序,原杭州市委常委、杭州市副市长沈坚担任总策划,每日商报社编辑出品。

企业搬迁,在杭州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对今后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期杭州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些搬迁企业中,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有市属企业、省属企业、中央企业,也有区属企业;有搬一次的,也有搬两三次的;有搬到萧山、余杭、桐庐、临安、富阳、建德等区县市的,也有搬出大杭州,落户他乡的。其中,不乏像杭氧、杭叉这样有着数千人、凝聚着几代人情感的大企业,他们的搬迁,牵一发而动全身。

杭州数十万产业工人的集体回忆,与每个杭州人息息相关,《新天地》为你揭晓~

位于东新路的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老厂区鸟瞰图

(企业供图)

杭州数十万产业工人的集体回忆,与每个杭州人息息相关,《新天地》为你揭晓~

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搬迁后的临安制造基地鸟瞰图

(企业供图)

杭州数十万产业工人的集体回忆,与每个杭州人息息相关,《新天地》为你揭晓~

搬迁前浙江杭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前身

——杭州开关厂的旧厂房(企业供图)

杭州数十万产业工人的集体回忆,与每个杭州人息息相关,《新天地》为你揭晓~

搬迁后浙江杭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厂房(企业供图)

这场艰难曲折的搬迁过程,有的企业错失了良机,而更多的企业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这中间有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如何给后来人以启迪?企业搬迁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大家去关注和思考。

为了记录下这段杭州发展史上弥足珍贵的历史,去年下半年,在杭州市原副市长沈坚的牵头下,每日商报社的记者们对其中的22家企业进行了一一采访、调查,记者深入车间班组,与企业老总、职工朋友座谈交流,掌握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加班加点整理撰稿,历经10个月的打磨,《新天地——杭州老城区工业企业搬迁纪实》终于正式出版发行。

杭州数十万产业工人的集体回忆,与每个杭州人息息相关,《新天地》为你揭晓~杭州数十万产业工人的集体回忆,与每个杭州人息息相关,《新天地》为你揭晓~杭州数十万产业工人的集体回忆,与每个杭州人息息相关,《新天地》为你揭晓~杭州数十万产业工人的集体回忆,与每个杭州人息息相关,《新天地》为你揭晓~

该书没有刻板的说教,而是用生动的故事,如同影像般,将10年企业搬迁中的挣扎与坚持、改革与重生一一再现。

“那时我们厂里就如一个小社会:托儿所、中小学、医院、小礼堂、小卖部、职工宿舍一应俱全……”;

“60年前杭州只有2台奔驰车,其中一台就配给我们厂。”;“中午我坐车从老厂区匆忙赶到下沙开发区在建厂区,为了抢时间,只能在车上吃盒饭。吃着吃着,汽车突然一个急刹,整盒饭菜扣在脸上,狼狈不堪……”;

“厂区围墙外面有一棵树死了,周边的居民就投诉,以为是被工厂的氯气污染致死的。”

……

一个个生动的细节,点点滴滴勾勒出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杭州数十万产业工人的集体回忆,与每个杭州人息息相关,《新天地》为你揭晓~杭州数十万产业工人的集体回忆,与每个杭州人息息相关,《新天地》为你揭晓~

原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认为,企业搬迁,搬出了“三个新天地”:实现工业企业的“脱胎换骨”,搬出新规模、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搬出了企业发展的“新天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搬出了杭州工业发展的“新天地”;“退二进三”、“优二兴三”,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搬出了城市发展的“新天地”。他在为本书撰写的序中评价道,此书不仅是杭州新世纪以来坚持城市有机更新理念、以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总结,也是杭州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应有之义,更为探索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成功案例。

发布会上,该书总策划沈坚分别就“为什么编写此书”“希望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这两个主题发表致辞。

杭州数十万产业工人的集体回忆,与每个杭州人息息相关,《新天地》为你揭晓~

搬迁企业代表、市有关部门代表、搬迁企业老同志代表也进行了发言,现场还举行了赠书仪式。

杭州数十万产业工人的集体回忆,与每个杭州人息息相关,《新天地》为你揭晓~

目前,《新天地——杭州老城区工业企业搬迁纪实》已正式向社会发售。不管您是老杭州人还是新杭州人,都值得一起来重温这段搬出杭州新天地的历史。

杭州数十万产业工人的集体回忆,与每个杭州人息息相关,《新天地》为你揭晓~

本书总策划 沈坚:

我们为什么要编著《新天地——杭州老城区工业企业搬迁纪实》?我来回答一下所有关心这本书的朋友们。写这本书我们用了十个月时间,走访了二三十家企业,与数百位企业老总和职工进行了座谈,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一、希望更多的人关心杭州工业、了解杭州工业、支持杭州工业发展。二、更好地宣传企业搬迁中涌现出来的企业家精神和职工高尚品德。三、总结企业搬迁的经验教训,给今天和历史留下一份档案。四、真诚地表达我们对杭州工业的一份情怀和责任。

在采写过程中我们也在思考要编写一本怎么样的书。第一,我们不是文学创作,我们只是记录历史。通过走访企业、查阅资料等,做到内容实事求是、真实准确,使此书经得起时间、企业、读者的检验。第二,要求内容丰富充实,多角度展现企业搬迁的历史。所以书里不仅有搬迁企业的故事,更有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的序言、搬迁亲历者感言。第三,本书在文字的基础上增加了图片、书法等亮点,力争有较高的可读性,吸引读者的眼球。

搬迁企业代表发言

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章成力:

面临空分产业大型化的趋势,杭氧牢牢抓住了搬迁的机遇,使企业发展跨了一个很大的台阶。正如书名所说,通过搬迁,杭氧搬出了一片新天地。

拿生产规模来说。老厂区的土地面积是680亩,厂房面积20万平方米,当时的生产场地制造的最大空分设备是四万等级。搬入临安新厂区后,土地面积和厂房面积分别扩大到922亩和33万平方米,生产场地能满足八万等级空分设备制造的需要。如果按每立方米空分设备制氧量来衡量生产能力。在老厂,我们的生产能力只有27万立方米。在新厂,当时制造规划的是72万立方米的制氧能力。而在2018年,杭氧的空分设备制氧量已经到了130万立方米。

本书内容非常真实,作为亲历者,阅读之后感觉又回到了10年前的搬迁岁月,搬迁时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又浮现在眼前。我也深深地为自己是搬迁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金强:

胡庆余堂已经有145年的历史,其中制药这一块经历了两次大的搬迁。第一次是1995年,从大井巷搬到杭海路,第二次是2015年,又从杭海路搬到余杭经济开发区。二次搬迁,企业都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实现新的跨越。

不管企业到哪里,只要品牌、文化在,企业一定会发展壮大。通过这次企业搬迁走访回顾,不仅仅看到企业如何搬迁、发展,更是看到了“企业魂”,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企业的发展总是有低潮、高潮,只要“企业魂”在,企业就会做长、做久。我们还是要实实在在、心无旁骛的做实业。

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王阜西:

杭叉经历过两次大的搬迁。第一次是90年代末从市区体育场路搬迁到石桥,这一次搬迁其实是为企业生存而搬。

第二次搬迁是2009年,这一次是为了发展而搬。当时石桥厂区的设计产能是5000台叉车,但市场对叉车的需求很大,杭叉生产的叉车已经达到了3万多台。所以,2005年我们就开始筹划再次搬迁。

2009年的这一次搬迁,对于杭叉来说是一次飞跃,真正搬出了一个新天地,也实现了从原来的传统制造向现代智造的跨越。

智能产品研发和智慧工厂建设使杭叉走在了行业前列。如今杭叉在临安的占地面积已经发展到近1600多亩,产销量也不断提升,去年达到了近13万台,占全国内销叉车的23%,已进入世界叉车前八强。

如果没有搬迁,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都不会实现。搬迁之后的杭叉,持续改革和创新,希望通过3-5年的努力,实现销售叉车20万台,进入世界叉车的前五位。

市有关部门代表发言

时任杭州市经信委副主任 范根初

这段历史,是杭州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给杭州工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资料。

作为搬迁一线的工作人员,虽然我已经退休8年了,但是搬迁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搬迁,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问题,错综复杂,是不可想象的,实际操作中,补偿标准如何确定、资金属性如何界定……一系列的实际问题摆在大家面前。搬迁补偿,是没有先例可循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初政策,厂房是按照建筑标准进行补偿,可是一到具体操作,既有高密度的简易平房,也有层高十几米的大跨度厂房,一个标准显然是不合理的。当时既要搬得快,又要搬得好,大家岗位不同,有时候有意见分歧,每周一次的办公室例会,随时随地开专题协调会,一天可能3-4场协调会。现在看到大部分企业搬迁后欣欣向荣的景象,想想也是值得了。

搬迁企业老同志代表发言

时任达利(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现任国际丝绸联盟秘书长 费建明

首先真诚祝贺《新天地——杭州老城区工业企业搬迁纪实》的出版发行!这本书是杭州工业企业的珍贵记忆,是杭州工业企业的蜕变成蝶,是杭州城市国际化的基础建设,也是我们这一代当事人的精彩人生。

2005年之前,达利(中国)在杭州有东南西北四个厂区,规模都不大,形象也不佳,所以当时我们主动要求搬迁,把四个厂区合成一个,建设一个“时尚大气、节能环保、设备精良、技术先进、管理卓越”的世界一流的丝绸女装产业基地。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完成了搬迁,新厂区被称之为“中国最美厂区”。现在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艰辛历历在目,新厂区的风彩依然亮丽,所以再次感谢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感谢政府各部门的高效审批,一路绿灯。感谢《新天地——杭州老城区工业企业搬迁纪实》使这段历史成为杭州城市发展的珍贵史料。

本书装帧设计顾页:

将老城区工业企业搬迁前的厂房屋顶线条作为单位母体,组合成3D英文字母NEW的造型,书法书名用透明珠光烫,像一缕阳光晒在英文字母上,象征企业搬迁后新的天地。封面纸张采用有着金属光泽涂层的德国古曼925银,纸张表面肌理运用独特工艺“刷”制,而非机械压纹,张扬活力自由的现代气质,更具工业感。

杭州数十万产业工人的集体回忆,与每个杭州人息息相关,《新天地》为你揭晓~杭州数十万产业工人的集体回忆,与每个杭州人息息相关,《新天地》为你揭晓~杭州数十万产业工人的集体回忆,与每个杭州人息息相关,《新天地》为你揭晓~

文字:每日商报记者葛玲燕 范昱 潘婷婷 严佳炜

摄影:杭州日报记者李忠(企业供图除外)

想购书的朋友,可以扫描以下二维码

推荐阅读:

突发!马来西亚一大巴翻覆,16名乘客全部来自上海!

刚刚!2019年杭州市区小学教育服务区(学区) 公布!有微调

浙江男子两段婚姻都只维持了10年,竟跟他的......有关?!

昨晚,淘宝京东紧急下架的辣条你可能吃过哦!纸尿裤回收再造纸尿裤出售?想想都恶心

震惊!你捐的衣服哪里去了???

更多内容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每满APP

每日商报(ID:hzmrsb)

长按二维码

上一篇: 贵州醇酒业有限公司地址(贵州醇酒业有限公司电话号码)
下一篇: 首钢股权投资公司(首钢股权投资公司简介)
《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的老厂遗址(杭氧厂是干什么的)》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猜你喜欢